防腐蚀与绝热工程施工技术
一、防腐蚀方法
防腐蚀就是通过采用各种手段,保护容易锈蚀的金属物品,来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,通常采用化学防腐、物理防腐、电化学防腐。
防腐 | 机理 | 举例 |
---|---|---|
化学防腐 | 改变金属内部结构 | 普通非合金钢中加入铬、镍制成不锈钢 |
物理防腐 | 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| 涂装、衬里 |
电化学防腐 | 金属表面形成微电池 |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 |
二、表面预处理
钢材表面锈蚀等级 | |
---|---|
A 级 | 大面积覆盖氧化皮,几乎没有铁锈 |
B 级 | 氧化皮已开始剥落,开始发生锈蚀 |
C 级 | 氧化皮因锈蚀而剥落,或者可以刮除,且可见轻微点蚀 |
D 级 | 氧化皮因锈蚀而剥落,且普遍点蚀 |
钢材表面处理等级 | |
---|---|
工具除锈 | St2 级、St3 级 |
喷射除锈 | Sa1 级、 Sa2 级、 Sa2.5 级、 Sa3 级 |
注:
1)对接焊缝表面处理后,焊缝高度应≤2mm;
2)无溶剂环氧液体涂料的防腐蚀涂装前,对基体表面进行喷砂或抛丸处理,除锈质量应达到 2.5 级及以上。
三、绝热层施工技术要求
1)当采用一种绝热制品,保温层厚度≥100mm,保冷层厚度≥80mm 时,应分两层或多层逐层施工,各层厚度接近;
2)硬质或半硬质绝热制品的拼缝宽度,当作为保温层时不大于 5mm;当作为保冷层时,不大于 2mm;
3)绝热层施工时,同层错缝,上下层压缝,搭接长度≥100mm;
4)水平管道的纵向接缝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心线 45°范围内;
5)保温设备及管道上的裙座、支座、吊耳、仪表管座、支吊架等各种附件,应进行保温,当设计无规定时可不保温;
6)保冷设备及管道上的裙座、支座、吊耳、仪表管座、支吊架等各种附件,必须进行保冷;保冷层的长度应不小于保冷层厚度的 4 倍或敷设至垫块处,保冷层的厚度应为邻近保冷层厚度的 1/2 且不小于 40mm;设备裙座里外均应保冷;
7)捆扎法施工要求
① 捆扎间距:软质绝热制品宜为 200mm,半硬质绝热制品不大于 300mm,硬质绝热制品不大于 400mm;
② 捆扎道数:每块绝热制品不少于 2 道,有振动的部位加强捆扎;
③ 捆扎方法:不得采用螺旋式缠绕捆扎,双层或多层绝热制品应逐层捆扎;
四、防潮层施工技术要求
1)防潮层应紧密粘贴在绝热层上并封闭良好;
2)防潮层胶泥涂抹的厚度一般为每层 2~3mm;
3)室外施工不宜在雨雪天或阳光暴晒中进行;
4)防潮层外不得设置钢丝、钢带等硬质捆扎件;
5)防潮层应连续施工,不得有断开或断层现象,封口处封闭完好。
五、保护层施工技术要求
1)垂直管与水平直通管在水平管下部相交,应先包垂直管,后包水平管;垂直管与水平直通管在水平管上部相交,应先包水平管,后包垂直管;
2)垂直管道或设备金属保护层的敷设,应由下而上进行施工,接缝应上搭下。
3)金属保护层的接缝可选用搭接、咬接、插接、嵌接;金属保护层纵向接缝可采用搭接或咬接,环向接缝可采用搭接或插接;
4)静置设备和转动机械的绝热层,其金属保护层应自下而上敷设;纵向接缝可采用搭接或咬接,环向接缝可采用搭接或插接;搭接或插接尺寸应为 30~50m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