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电工程施工资源管理
一、人力资源管理要求
- 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
特种作业人员的要求 | |
---|---|
人员类别 | 电工、焊工、起重吊装工、厂内运输工、架子工 |
资格要求 |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、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、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|
培训要求 | 独立上岗前,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、专门的安全、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 |
管理要求 | 持证上岗,每 3 年进行一次复审、对离开特种作业岗位 6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,上岗前必须重新进行考核,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|
2.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要求
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要求 | ||
---|---|---|
人员类别 | 锅炉、压力容器、压力管道、电梯、起重机械、客运索道、大型游乐设施、场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| |
焊工要求 | 从事锅炉、压力容器、压力管道焊接的焊工应持有相应类别的“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书” | |
无损检测,人员要求 | Ⅰ级人员:进行无损检测操作,记录检测数据,整理检测资料。Ⅱ级人员:编制无损检测程序,并按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,评定检测结果,签发检测报告。Ⅲ级人员:编制无损检测工艺,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,解释检测结果,仲裁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|
二、工程材料管理要求
1.材料采购策划与采购计划
1)材料采购合同履行的环节主要包括:材料的交付、交货检验的依据、产品数量的验收、产品质量的检验、采购合同的变更。
2)制定材料采购计划要分析市场现状,注意供货商的供货能力和生产周期,确定采购批量或供货的最佳时机;考虑材料运输距离、运输方法和运输时间,使材料供给与施工进度安排有恰当的时间提前量,以减少仓储保管费用。
2.材料库存管理要求
材料库存管理要求:
进场验收
① 根据进料计划、送料凭证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,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验收;(验收层面)
② 验收工作按质量验收规范和计量检测规定进行;(验收依据)
③ 验收内容包括品种、规格、型号、质量、数量、证件;(验收内容)
④ 验收要做好记录、办理验收手续;(验收要求)
⑤ 对不符合计划要求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拒绝接收;(验收结果)
⑥ 要求复检的材料应有取样送检证明报告。(特殊要求)
储存保管
① 实现对库房的专人管理,明确责任;(专人负责)
② 进库的材料要建立台账;(建立台账)
③ 现场材料必须防火、防盗、防雨、防变质、防损坏;(材料五防)
④ 按平面布置图放置,标识清楚、摆放有序、合理堆放;(材料摆放)
⑤ 要日清、月结、定期盘点、账物相符;(定期盘点)
⑥ 对于易燃、易爆、有毒、有害危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,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详细说明该物质的性质、使用注意事项、可能发生的伤害及应采取的救护措施,严格出、入库管理。(特殊要求)
3.材料领发、使用和回收要求
① 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,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;(限额领料)
② 施工设施用料实行定额发料制度,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总控制;(定额发料)
③ 超限额用料,在用料前办理手续,填写限额领料单,注明超耗原因,经签发批准后实施;(超限用料)
④ 建立领发料台账,记录领发和节超状况;(建立台账)
⑤ 班组余料必须回收,办理退料手续,并在限额领料单中登记扣除。
三、施工机具管理要求
1.施工机具的选用原则
1)施工机具的类型,应满足施工部署中的机械设备供应计划和施工方案的需要;
2)施工机具的主要性能参数,要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;
3)施工机具的操作性能,要适合工程的具体特点和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;
4)能兼顾施工企业近几年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的需要;
5)尽可能选择操作上安全、简单、可靠,品牌优良且同类设备同一型号的产品;
6)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的选择特性。
2.施工机具的管理要求
1)建立每台施工装备的档案,主要内容包括购置时间、使用记录、事故和维修记录、现状鉴定记录;
2)进入现场的施工机械应进行安装验收,保持性能状态完好,做到资料齐全准确。需在现场组装的大型机具,使用前要组织验收,以验证组装质量和安全性能,合格后启用。属于特种设备的应履行报检程序;
3)施工机具的使用应贯彻"人机固定"原则,实行定机、定人、定岗位责任的"三定"制度。
4)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
①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,搞好设备日常维护,保证机械设备安全运行;
② 特种作业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,并审查证件的有效性和作业范围;
③ 逐步达到本级别“四懂三会”的要求(懂性能、懂原理、懂结构、懂用途,会操作、会保养、会排除故障);
④ 做好机械设备运行记录,填写项目真实、齐全、准确。